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加快推进“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在成渝地区市场监管领域形成东西呼应、优势互补、相向发展的战略格局,现就我省深化川渝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把川渝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有力支撑,强化“一盘棋”思维,以营商环境、安全监管、质量发展、品牌建设、市场安全、知识产权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等为重点,加强两地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项目合作,建设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推动市场监管再上新台阶,助力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宜居地。
(二)发展目标。以构建成渝地区“大市场、大监管、大服务”格局为目标,深化成渝地区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提升监管服务效能,共同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打破地区封锁,破除市场垄断,建设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三)构建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平台,完善市场监管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共享机制,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平台建设。力争打通区域限制,积极向上争取市场主体信息、监管执法信息等各方面信息资源平台共享。
(四)构建应急系统联动协同。建立完善市场监管领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协作机制,共同制定应急预案,联合开展应急演练,开展风险监测信息共享,实现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快捷、应急响应联动、舆情协作互助、事件处置协同、技术互助协作,共同提升突发事件处置应对能力。
(五)构建专家库资源共建共管。搭建川渝市场监管领域决策咨询专家库,共同规范专家管理机制。推进异地专家交叉评审,实现专家库资源共用、管理同步、技术互助、交流合作。用活用好专家资源,大力提升市场监管新型智库建设水平。
(六)构建项目实施互助发展。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统一布局、整体谋划,将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规划、具体政策、具体项目。积极争取一批国家支持的政策项目。集合两地优势资源,共建实验室,力争在高新技术领域形成突破。补齐短板,共同建设西部地区检验检测新高地。
三、推动重点区域协作共进
(七)助推做强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发挥政策指导作用,深化“证照分离”、大力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推动全面开设“成德眉资一体化企业登记服务专窗”,助推成德眉资暨成都平原经济圈建设统一有序、协作开放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指导共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立健全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机制,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协作保护氛围。支持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八)深化毗邻地区合作。支持先行先试的川渝毗邻地区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助推合作走深走实。协同加快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强政策支持、项目布局,促进川东北和渝东北一体化发展,助力打造省际交界区域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鼓励川渝非毗邻区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跨区域合作,实现双城经济圈市场监管领域优势互补、融合共进。
(九)支持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认真指导试点县(市、区)开展相关领域改革,优先考虑对口试点县(市、区)的政策、项目、经费支持,做好验收评估和经验复制推广工作。支持合江县集成探索优化市场环境机制改革。支持隆昌市集成探索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机制、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支持峨眉山市集成探索城乡基层治理机制,落实文旅市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等改革。
四、聚焦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全国探索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准入异地同标”便利化准入机制,创新构建跨省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准入服务系统。协同开发成渝地区登记档案智慧查询系统,实现成渝地区网上自助查询企业注册档案。加快推进“营商通”掌上服务平台共建共享,争取将更多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川渝绿色窗口,依托“渝快办”“天府通办”实现统一身份实名认证等合作事项,促成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互通互认互用。建立健全成渝地区市场监管领域信用监管合作机制,进一步统一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建立严重失信企业名单互认制度和风险预警互通机制,协同建立重点领域跨区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动实现成渝地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信用修复结果同步互认、企业“黑名单”互认,提升区域信用水平和城市信用品质。
(十一)筑牢安全监管底线。健全区域合作联动机制特别是重大疫情防控联动机制,及时主动通报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信息,推动实现成渝地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监管信息实时共享,协作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举报快速协查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间食品安全信息互通
这是国家的重大决策,对于推动四川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公司注册增加量也补可以估量,我们一定抓住这个大发展的机遇。